发布时间:2025-03-31 16:22来源:同花顺财经 阅读量:12124
目前正值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高峰期,利润分配方案也纷至沓来,其中现金分红成为主流。例如,3月28日晚,近20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权益分派预案,合计拟现金分红2489.97亿元。
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重要方式,也是增强投资者获得感的重要途径。这种局面是监管部门近年积极引导的结果,值得肯定。
不过,现金分红只是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的一种方式。对于利润分配,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不能一刀切地进行现金分红。企业所处发展阶段不同,对资金需求也不同。对于处于成长期的公司,需要更多资金投入发展,若大量利润用于现金分红,不利于企业发展。尽管上市公司可在巨额分红后通过再融资筹措资金,但这会损害公众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,这种做法并不值得提倡。
不仅如此,现金分红对不同投资者意义不同。控股股东等大股东是现金分红的最大受益者,可在不减持股份的情况下获得更多利益。但中小投资者难以从中受益,因为除息处理和红利税征收反而会让他们承受损失。因此,真正热衷现金分红的是控股股东、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,中小投资者更多是将其视为炒作题材,通过市场差价获利,现金分红对他们意义不大。
所以,为了上市公司发展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,利润分配不能一刀切为现金分红。比如,科创板、创业板、北交所的上市公司大多处于成长期,资金需求大,可少量现金分红并辅以一定比例送股。处于成长期的公司不应将50%甚至70%以上利润用于现金分红。
相反,主板公司大多进入成熟阶段,成长性相对较弱,对资金需求不如成长期公司强烈,因此,可将更多资金用于回报投资者,推出高派现方案也属正常。
不过,鉴于现金分红对大股东和中小投资者意义不同,主板公司利润分配也不宜一刀切,应提倡“现金分红+”方案。比如,有一定成长性的公司可采用“现金分红+送股”方案,对大股东、限售股股东现金分红,对公众投资者同等比例送股,以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。
对于已走过成长阶段的公司,可采用“现金分红+注销式回购”的方式回报投资者。例如,利润分配金额达数百亿的公司,可将部分资金用于现金分红,另一部分用于注销式回购。这样既能满足大股东利益,又能更好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,优于单纯现金分红方案。
声明:免责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